本篇文章1515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吴晓彤

4月27日,创业板进行了改革,并启动了试点登记制度。《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创业板改革启动后的48小时内,三家上市公司已发布分拆计划,分拆旗下子公司,并在创业板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改革后的创业板市场更具包容性,股权融资效率更高。相应地,拆分后的上市公司也将享受创业板制度改革的红利。

4月28日晚,江苏国泰、温邦健康和星网瑞捷发布剥离计划,拟将旗下子公司瑞泰新能源、凯盛新材料和瑞捷网络分别剥离给创业板。4月29日,江苏国泰航空用一个词结束了每日限行。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截至4月29日,已有1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拆分计划。除延安碧康因证监会立案调查而暂停分拆计划外,目前18家公司的分拆计划进展正常,8家子公司已开始向当地证监局备案咨询。

创业板改革后注册制度的实施将提高创业板的股权融资效率,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效率。业内人士预计,参照科技板块登记制度的样本,创业板改革的速度将会更快。CDB证券预计,注册制度改革将在年中之前尽快出台;中信证券预计,首批注册企业将于10月左右登陆创业板。

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此外,从创业板改革的发行条件来看,放宽利润要求,允许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上市,将使创业板更具包容性,覆盖面更广,也将有助于上市公司拆分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董事张磊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是制度框架的一次重大变革,分拆上市是其分支之一。创业板改革制度实施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分拆条件自然会确定。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向《证券日报》表示,创业板改革后,将有助于分拆上市公司直接与资本市场接轨,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灵活性和效率,从而有效降低资本成本。

经过梳理,记者发现上述18家正在进行分拆的公司中,分别有10家、6家和2家公司选择将其子公司分拆给创业板、科技股和上交所主板。六家选择分拆为科技板块的公司都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企业。在选择分拆为创业板的10家公司中,有8家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

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该公司计划剥离其子公司的上市业务。首先要考虑的是上市速度,其次是成本。”华南某上市公司秘书长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诉《证券日报》,创业板改革后,企业的ipo速度将会加快。此外,在同一个交换机上拆分使业务流程更加熟悉,并有助于降低通信成本。

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市场预期不断增强。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创业板改革已经在一定阶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论证,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在上述10家有意将其子公司分拆给创业板的公司中,有8家公司在李超表明立场后均发布了分拆计划。

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李湛表示,根据目前的披露,大多数公司在分拆上市后选择创业板,这与子公司的特点和条件有关。大多数计划分拆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的净利润和资产都很低。此外,与已经运行了半年的科技局相比,创业板的注册制度试点刚刚发布,运行还需要一段时间。

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然而,创业板设定的10万元门槛低于科技股50万元的门槛,科技股投资者基数大,流动性相对较好。与此同时,自创业板成功运行约10年以来,历史上经历了两次熊市和一次超级牛市,估值体系逐渐与主板融合。与科技股相比,其估值相对更为合理。”李湛说。

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此外,记者注意到,上述18家拟拆分的子公司中,有3家是新三板上市公司,其中2家拟拆分为创业板,1家拟拆分为科创板。

“上市公司在中国拆分子公司和上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比如通过新三板、创业板和科技板上市。从条件的角度来看,母公司和子公司必须实现双赢的制度安排。”李湛说。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创业板改革引上市公司“快答” 2天3家公司拟分拆子公司“赴宴”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