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0字,读完约5分钟
转眼间,时间接近2016年9月,美联储加息的脚步尚未落地。然而,美联储官员频繁发布的“加息”令市场情绪频频升温。一些市场参与者担心,美联储加息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进一步让人民币贬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的空。对此,国内外许多专家指出,美联储加息本质上是从超宽松货币政策向常规政策的回归。这不仅是一种预期的管理技巧,也与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薄弱密切相关。无论未来是否加息,“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很难影响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坚定的改革决心。

美联储提高利率:“只打雷,不下雨”[S2/]
中国有句谚语:“求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非常适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为了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自2008年以来连续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上周末,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考虑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表现以及美联储对经济和通胀的预期,未来几个月加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然而,与频繁的口头声明相比,美联储仅在2015年12月实施了适度加息,整个加息过程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对此,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Jane Hazus)指出,美联储之所以发表鹰派言论,一方面是为了平息中国加息的呼声,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美元资产在全球基金眼中的吸引力。简·哈祖斯表示,借此机会就即将到来的加息发表评论,将推动美元加息预期,促进美元升值,从而保持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一笔好交易——美联储可以在不真正加息的情况下加息,这样全球资金就可以涌入美元资产,支持美国经济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应教授告诉记者,量化宽松不是常规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自实施以来一直处于接近零的低位。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正常的货币政策有了现实的基础,加息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常,提高利率是控制经济过热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提高利率的政策表明经济正在好转,而提高利率本身就会使经济降温。因此,美国缓慢的加息基本上取决于国内重要经济数据的表现。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其货币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政治因素和利益集团博弈的影响。”应宇瞻的分析。

适应新常态:中国的政策是坚定的
那么,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宇瞻表示,从理论上讲,美联储的加息将增强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使人民币贬值,挤压中国的货币政策空,这不利于中国经济。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美联储最近几个月的“口头加息”大大超出了它的预期。因此,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趋势,无论美联储是否加息,对中国经济和政策的边际影响都会逐渐下降。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分析说,美国加息可能会限制中国的货币政策,但目前影响不大。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加关注cpi、经济和房价走势,将保持稳定,无意收紧。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学院访问研究员张经伟认为,8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美国商务部修正后的gdp数据低于预期,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定。美联储可能在一年内加息一次,也可能为了加息而降低利率。“加息”等外部干扰因素对中国的干扰将越来越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和适度性,及时进行预调整和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改革创造中性和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持续发展。

从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态度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仍将坚持自己的节奏和决心,为供应方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翻越山脊:扎实的改革不会动摇[/s2/]
宏观政策创造氛围,扎实的改革追求长远。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是一个创新能力强、经济增长质量高的发达经济体,许多企业处于产业链分工的顶端,因此美国在面临经济低迷危机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对有效。然而,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是粗放型发展,体制、机制等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现在它正处于翻越山脊、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坚定宏观政策,扎实推进各项深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无疑是“上策”。

“从表面上看,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上,真正起作用的是中美两国的整体经济趋势。”应宇瞻表示,尽管中国仍有许多宏观政策工具,但它们都集中在需求侧管理上;然而,为了解决制约中国经济深层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矛盾,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生产效率,最终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因此,美联储的“口头加息”不会动摇中国的宏观政策乃至整个改革步伐。

在许多海外学者眼中,当前中国经济与以前相比已经明显企稳,未来的转型将决定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美国耶鲁大学杰克森全球事务研究所(Jackson Institute of Global Affairs)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在一篇题为《全球经济增长取决于中国的成功转型》的文章中指出,尽管与1980年至2011年间10%的平均增长率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但中国经济仍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全球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举步维艰之际,这一点非常宝贵,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仍将取决于中国。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用嘴加息”难撼中国稳健货币政策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0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