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5字,读完约7分钟
三年来“三会”官员“出海”报告
一位离职后加入该研究所的央行官员表示,央行官员加入市场机构是正常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央行官员了解市场,市场参与者了解政策。
本报记者杨志进谷峰李志宏李玉民报道
8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玉栋即将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三会”官员“离公司出海”的现象再次引起市场关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2013年以来,“一党三会”已有36名官员“下海”,覆盖了从局长到副部级的各级官员,但大部分是司级和司级干部。因为没有官员离职的报道,所以三次会议后官员下海的人数应该大于样本数。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党的三大会议”大部分是专业技术官员,大部分人离职后转向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甚至互联网金融。
在36个样本中,有10人在离开公司后加入银行,占27%,这是最集中的目的地。其次是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分别有6人和5人在离开公司后加入。
至于“出海”的原因,提高收入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市场机构的经验和系统内推广的困难也是它们“出海”的原因。
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系统:双向流动
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中,共有9名官员辞职下海,从司级干部到副部级。除胡晓炼副行长、刘副行长、副行长职务由机构安排外,其余职务大部分由机构自行选择。目前,刘已担任证监会主席。
一位离开公司后加入该研究机构的央行官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承认:“离开公司的原因很简单,收入太低,没有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入市场机构后,收入会增加,但并不全是为了收入。你可以从市场机制的角度理解政策,开阔眼界。”离开该公司后加入该研究所的央行官员表示。
从哪里去,他们主要是来自银行和市场机构的研究人员。除了胡晓炼、刘和,其余六人离职后都去银行和市场机构做研究员。
上述离开公司后加入市场机构的央行官员表示,由于央行和市场机构都在做研究,他们可以“无缝连接”。只有加入市场组织后,工作强度才会变大,工作节奏才会加快。
上述离职后加入研究机构的央行官员表示,在西方国家,监管机构和市场机构之间的人员流动非常普遍,因此央行官员加入市场机构是正常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央行官员了解市场,市场参与者了解政策。
此前,市场机构在央行任职是有先例的。2014年,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军成为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在银行监管体系方面,自2013年以来,银监会各级官员纷纷辞职下海。
据不完全统计的公开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超过12名银监会官员在商业银行或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等传统金融机构工作。从离开银监会的官员来看,级别从副董事长到董事不等,大批基层监管官员离开,但还没有公开报道。

除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牧兵担任农行行长外,黄奕担任建行副行长,吴越和沈晓明分别担任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的党委书记,很少有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将组织安排和自愿选择相结合,大部分去其他民营机构进行独立选择。
证券监管系统:有人在推广中遇到瓶颈
6月初,证监会批准上市部副主任卢泽峰、行政处罚委员会副主任、上市部二司司长王长河、发行部二司司长江妍、四司司长杨等5名干部辞职。
此次人事调整引起了证券行业的广泛关注,市场一致认为证监会将迎来第四波辞职浪潮。上一轮辞职发生在2010年至2015年,仅2014年一年就有30名司级以上干部离职,2015年前5个月有6名司级干部离职。大多数干部加入市场机构,尤其是基金行业。

根据沈重的监测数据。自1998年以来,已有60多名前官员加入公共基金,其中包括4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和近20名前基金公司总经理。去年7月,博世拉基金宣布任命原证监会办公室、党组办公室副主任姜向阳为公司总经理。此外,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前副主任唐晓东早在2014年就离职加入华夏基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前几天离开公司的卢泽峰表示,他可能会去大学教书,长期来看,他会从事与M&A基金相关的业务。杨也有可能在私募股权基金工作。
显然,基金业丰厚的工资和个人增值吸引了大量的退休官员。“离开公司后,证券监管系统部门级以上的官员通常会进入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机构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年收入可达几百万,远远高于证监会系统的收入。”据业内人士称。

早在2015年初,中国证监会前主席肖钢也在内部会议上解释了证监会频繁辞职的原因。“从2014年自愿离职的中青年干部的情况分析,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对发展关注不够。”中国证监会内部管理岗位有限,官员晋升困难,于是他们纷纷下海,寻求更加开放的职业机会。

保险监管系统:辞职相对较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至少有6人离开中国保监会,分别是原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严波、原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张宗涛、原中国保监会消费者保护局消费者监察部副主任丁畅、原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原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部产品处处长曹海静。

从上述人员目前在保险公司的任职情况及其职位来看,丁伟是华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人寿”)的财务总监;严波、张宗涛、、曹海静分别担任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安保险)总经理。

其中,虽然熊志国出任中法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法人寿”)董事长的传言甚嚣尘上,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并未在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上找到相关的招聘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熊志国目前是中法人寿保险的股东尚虹实业控股集团的副董事长。

同时,关于曹海静被任命为易安保险总经理的回复并未在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上披露。然而,不久前,曹海静还以这一新身份出席了“2016中国网络保险大会”。据悉,易安保险已于今年2月正式获准开业,成为第四家网络保险公司。

从离职时间来看,2013年至2014年离职的员工包括严波、张宗羲和丁伟;2015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2015年后,赵小明、熊治国、曹海静辞职。
在整个保险业,“弃官经商”的现象并不少见。如阳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功、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永胜都有中国保监会的背景。
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将迎来保险业的朝阳时代,一些中国保监会的官员愿意下海展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样既能拿到高薪又能拿到高位,这在市场经济时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一行三会官员离职下海报告:证监系统晋升遭遇瓶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1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