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乳制品行业一直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然而,据新西兰媒体28日报道,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Fonterra)最近将2015年至2016年的固体牛奶预期收购价格下调至9年来的最低水平,从每公斤4.15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相当于4元人民币)下调至3.90新西兰元,而几年前的价格为8.4新西兰元。路透社29日称,在过去两年中,新西兰奶农的收入减少了70亿新西兰元。据当地媒体报道,“出口需求的急剧下降和牛奶价格的下降使新西兰奶农挣扎在死亡线上。”

根据最新的购买价格,恒天然估计新西兰奶农的收入可能会减少4亿新西兰元。一些分析师认为,只有当固体牛奶的购买价格达到每公斤5.25新西兰元时,新西兰奶农才能收支平衡。去年8月,恒天然的全球乳制品贸易(gdt)价格指数跌至12年来的最低点,至今尚未明显回升。新西兰农民联盟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11.1%的奶农面临银行按揭贷款的压力,约3%的农场面临“极端的破产风险”。路透社称,疲软的乳制品行业已经影响了整个新西兰的经济。央行预测,新西兰的年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3.6%下降到2.3%左右。

为什么新西兰的牛奶价格“低得可怜”?据新西兰电台报道,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乳制品产能过剩。自去年4月欧盟正式取消牛奶生产配额制度以来,欧洲的牛奶产量一直在增加。其次,对乳制品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弱。中国作为乳制品的消费大国,是新西兰的主要出口目标,但中国有大量的奶粉库存。奶粉囤积也导致乳制品价格下跌。此外,恒天然与新西兰奶农之间独特的合作关系逐渐暴露出其弊端。2015年,恒天然拥有约10,500名乳制品股东。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恒天然在扩建工厂、购买设备和提高产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然而,品牌、销售和管理方面的投资不足导致恒天然的全球竞争力不足。肉毒杆菌事件发生并不奇怪。

据当地媒体报道,最近在新西兰发生的肉毒杆菌和婴儿奶粉中毒事件严重损害了新西兰牛奶的国际声誉。为此,法国达能集团大幅减少了对恒天然牛奶的购买,并转向荷兰和其他国家。此外,越来越多的大规模采购渠道将正规渠道的利润挤压了/0/。前几年牛奶价格高的时候,一些奶农投入大量资金扩建工厂和增加设备。牛奶价格下跌后,他们面临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和濒临破产的命运。

《新西兰先驱报》称,该行业曾强烈希望政府能出台措施“拯救”濒临破产的奶农,保护乳制品这一支柱产业。然而,政府官员表示,政府不会救助他们。他们认为任何行业都有起有落。在过去的几年里,当乳制品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奶农赚了很多钱。现在,补贴显然对其他行业不公平。在这方面,许多奶农只能通过减少员工数量甚至亲自挤奶来降低运营成本。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新西兰奶农面临巨亏 欧洲产量增加中国需求减少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8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