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1字,读完约2分钟
昨日,有报道称,处于业务重组阶段的东芝被发现存在7个财务欺诈问题,这加剧了其亏损问题,而美的正在竞购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巧合的是,鸿海将要收购的夏普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据新闻报道,东芝的税前利润被虚报了58亿日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公司发布2015年上半年(2015年4月-9月)报告时,对虚报利润进行了修正,但未披露具体内容。
《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东芝中国的相关负责人,后者称“没有官方消息”。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东芝就被第三方委员会发现了。从2008年到2014年底,东芝虚报利润1562亿日元,占东芝税前利润5650亿日元的近30%。
巧合的是,东芝财务欺诈的消息仅在中国白色家电巨头美的竞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所在部门的消息发布后一天才被披露。此前有报道称,东芝计划将其全资子公司“东芝生活方式产品与服务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转让给美的,美的主要负责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转让可能在夏季之前完成。换句话说,美的将收购一家资本损失严重的企业。

备受关注的“鸿海之爱”也面临着这种局面。上个月,夏普宣布将通过发行股票从鸿海筹集约4890亿日元。交易完成后,鸿海系统的公司将持有夏普65.86%的普通股。夏普也是一家亏损严重的日本公司。数据显示,公司2015财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083亿日元(约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财年将出现巨额最终亏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事实上,最近关于这两起并购的大量亏损报道不能排除是收购方企业为了降低未来的收购成本而故意挑起的新闻战。
中意康家电研究专家左延科指出:“这两次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树立更具全球技术研发实力的公众形象,摆脱代工之王,并具有更大的进入海外市场的品牌价值。”坦率地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直接的目的是掌握高端技术,收购知名品牌,抓住机会抢占海外市场。

然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也很大。相关专家认为,海外并购后多个品牌与本土渠道的整合将是未来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在实现多个品牌联动发展的同时,确保它们不相互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不应该“一口吃掉一个胖子”,而应该循序渐进。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美的收购东芝白电 是馅饼还是陷阱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9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