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9字,读完约4分钟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已经形成
[/s2/]来自工资和服务的收入将被纳入综合征税范围。专家表示,提高门槛不是改革的方向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财政部正在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最近,财政部税务管理司多次组织专家开会讨论,税制改革方案已经形成。财政部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向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报告改革草案。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专家表示,未来的收入来源于工资薪金、劳动报酬等。将统一纳入综合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许多专家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原则将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得到体现。《建议》提出要实施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大幅度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口比重的政策;加快建立全面分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国财税法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降、扩、升的大方向还是很明确的。”“提高门槛绝对不是未来改革的方向。具体方案是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的总体框架下设计的。”

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综合税制、分类税制和综合分类税制。目前,中国实行分类税制,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个人收入进行分类,扣除不同费用,并按不同税率征税。中国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工资和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有十一种。

1995年,中国首次提出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今已有20年,中国仍在分类征收个人所得税。在即将出台的税制改革方案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个人收入将继续分类征收,哪些收入将纳入综合征收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时表示:“将劳动报酬收入纳入综合征收范围,可以对纳税人的劳动收入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这比原来的税制好得多。“此外,他还建议将股息纳入综合收益,将包括租金在内的经常性收入纳入综合征收范围。”整合的种类越多,调节收入分配的力量就越大,但同时,征收管理的运行成本也就越高。例如,在分类征收的情况下,租金收入很难征收,更不用说综合征收了。"

刘剑文认为,“工资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财产转让收入、承包经营收入和承包租赁收入均可纳入综合征收范围。”
综合征收范围确定后,还需要确定综合征收的税率。目前,工资及薪金的入息税率由3%至45%不等,共有7个税率。综合入息税率是否与薪俸入息税率相同,或是否需要调整,需要进一步澄清。张斌表示,工资薪金所得税由单位每月代扣代缴,相当于提前还款;综合税后,综合税率的高低与个人是否需要纳税或退税有关。

此外,税制改革中最具争议的问题是,是以家庭为单位征税,还是实行差别扣除。在现行税制下,纳税人的家庭负担因素没有被考虑在内。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多次指出,税制改革“将对部分收入项目实行综合征税,同时将支持人口和抵押贷款等纳税人家庭负担纳入扣除因素,这将进一步体现税收公平。”

对此,刘剑文解释说,以家庭为单位并不是以家庭为纳税人而不是个人,而是两个纳税人并存,纳税人可以选择,而不是完全由家庭来纳税。他还说,目前的税收制度没有解决特殊群体和特殊阶层的税收负担问题,新的改革方案中应该有一些差别扣除。

然而,许多人认为差别扣除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税收。张斌说,我们现在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只有几千万人缴纳,这是少数人的税。“收入低于3500元的农民不纳税。如果允许差别扣除,收入在3500元以上的纳税人可以扣除,而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纳税人不能享受通过扣除少缴税款的好处。虽然这些低收入人士不用缴税,但他们也要承担流转税的税务负担。如果他们将来不能享受减税和退税,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张斌说道。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具雏形 最快年底上报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3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