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南华早报集团达成协议,以2.66亿美元收购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南华早报及其他媒体资产。
消息一出来,就引起了一千次轰动。国内外和香港的很多媒体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的意图和《南华早报》未来的发展方向。许多西方媒体和一些香港媒体甚至对《南华早报》未来的编辑独立性表示怀疑。这种担心真的有必要吗?

为什么是《南华早报》?
还记得不久前马云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吗?标题是:建立在假冒商品上的十亿帝国。在国内商界拥有良好形象和气质的阿里巴巴走出国门后,整天饱受批评和讽刺。可以说,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并不顺利。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尤其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然而,由于西方媒体总是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企业,任何中国企业都很难收购外国媒体。因此,选择一家在香港有影响力的纸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香港是mainland China通向世界的窗口。就这样,《南华早报》被选中了。

《南华早报》成立于1903年,原名《南华早报》,1913年更名为《南华早报》。它是目前香港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读者主要来自政界和商界高层,关注大中华区和亚太地区,在业界享有长期声誉。这样的平台对马云和阿里巴巴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会为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能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企业的声音。

在收购《南华早报》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蔡崇信也亲自表示:“即使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还是有人不了解中国和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好地了解中国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阿里巴巴。”

您计划未来如何发展?
收购完成后,蔡崇信在给读者的一封信中表示,阿里巴巴将把《南华早报》的深厚传统与我们的技术结合起来,“在数字技术时代创造新闻业的未来。”他说:“阿里巴巴在数字传播领域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证明。”尤其是在手机方面,阿里巴巴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能力,可以让《南华早报》的内容制作更有效率,超越地理位置,接触到大多数读者。”

据媒体分析,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南华早报》的运营不如以前。最近几年,前所有者郭鹤年家族给《南华早报》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少。为了省钱,新的措施不时出台,比如减少开支和雇佣越来越多的兼职记者。因此,近年来《南华早报》大量记者离开,报纸的水准下降。阿里巴巴收购后,模仿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并改造传统媒体成为可能。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它大胆地给《南华早报》开了一个药方,让它“移除电子报纸,阅读付费墙”。

未来,阿里巴巴可能会与《南华早报》进行业务整合和创新,比如尝试新的新闻和信息销售方式,不再依赖广告。蔡崇信对此充满信心。他说:“《南华早报》将以独特的视角带来丰富的新闻和透彻的分析,继续成为记录香港和更广泛地区的成长、历史、创作和文化的权威报纸。”

“编辑自主权”不是问题
在得知所有权变更后,外国媒体对《南华早报》未来的编辑独立性大做文章。香港有些人也担心“新闻自由会进一步收窄”。然而,阿里巴巴高管誓言要“客观、平衡、公平”,并纠正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误解”。
一些香港媒体分析称,阿里巴巴集团收购《南华早报》是一种商业行为,马云是一位精明的商人。购买和运营《南华早报》不会是一项亏损的业务。新老板肯定会用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方式让《南华早报》成为一份更好看、更受欢迎、更畅销的报纸。否则,马云会买什么?只要符合现有报纸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阿里巴巴的业务路线,“编辑独立”绝对不是问题。

《南华早报》的一些员工告诉德国之声,他们的编辑最近几天一直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受到批评的报纸将被染成红色。事实上,《南华早报》记者每天都有高质量、客观、公正的报道,所以他们对自己和同事都很有信心。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观察: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图的啥?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0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