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3字,读完约3分钟
“30年来,资本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快速发展。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成果,证券监督会议主席在12月28日的谈话中易于表明。
30年的风雨探索、开放,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词。 兑现世贸组织承诺,建立cepa框架,吸引港资,放开外资持股比例……一系列开放措施,见于中国市场耕耘多年外资,中国将更有力地走向对外开放,迅速稳定。
加快对外开放的确定表现和相关政策,赋予外资配置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表示,瑞信方正正准备申请越来越多的牌照,并计划更名控股公司。 “瑞信的下一个计划是最终将合资证券公司企业的持股比例提高到100%。 ”。 瑞信中国首席执行官唐毅说。
敞开的大门越来越大
疫情弥漫,年内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中国对外开放并未减速,而是新建控股公司积极在中国开展业务。
今年3月,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企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朴学谦表示,目前正在开展应对4个牌照的业务。
除了全力快速发展在中国的业务,外资也起着连接中国市场和海外投资者的桥梁作用。
朴学谦表示,受疫情影响,许多海外投资者未能来中国,企业研究部门做了许多创新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受疫情影响的担忧。
例如今年5月,我们的员工在上海的地铁、办公楼和商场拍摄视频,并将这些小视频在线会议展示给世界投资者,让他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的疫情防控力度和中国的经济复苏情况。 他说
经过曲折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资本市场是30年的路程,不是平坦的道路。 其中曲折可见外资证券公司进入中国“结婚”的波澜起伏。
“外资全球风控体系和合规体系能否与我国现有的合规体系、监管要求无缝对接? 如何熟悉、缓冲,才能顺利开展业务,更好地参与世界竞争? 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唐怡说。
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落实“加入后3年内,允许外国证券企业设立合营企业,外资比例不超过1/3”的承诺。 2002年,证监会发布了《外资参股证券企业设立规则》,规定并限制外资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经营范围等,2007年底,证监会修订了上述《规则》。
2008年,瑞信方正成为方正证券( 601901股吧)和瑞士信贷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证券企业,注册资金8亿元人民币。 进入中国12年后,今年瑞信将瑞信方正持股比例提高到51%。 瑞信方正董事长胡知鸿表示,从合资到控股的经验,成为瑞信掌握中国市场的重要铺垫。
更加大力投资中国
是阶段性的,更有力的开放还在前方。
据易满年介绍,证监会将研究逐步统一和简化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和方法。
朴学谦看到,当前金融市场开放速度快、步伐大、步伐快,许多以前未触及的行业和核心问题备受关注。
以唐怡的势头看,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支柱之一。 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外资机构参与,有实力的竞争者、参与者可以进一步夯实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
方向性已经明确了。 掌握关键时间节点,外资加快布局中国业务。 瑞信致力于“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的集团企业品牌定位。 摩根大通在中国市场,为本土和海外客户提供全面、优质、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科学技术将成为其要点布局的行业之一。
中国再加把劲,外资正摩拳擦掌。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外资看中国资本市场: 愿加大力度投资”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