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1字,读完约10分钟
去年6月,中国银联卡上传了美国纽约的奥特莱斯。 视觉中国
法治周末记者黛力新
6月18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联)取得了中国银行卡清算业务中的第一张业务许可证。 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媒体宣布,根据《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了中国银联的申请,特别是颁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已进入实质阶段,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银行卡产业进入了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央行的下一步工作比更引人注目
许多业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中国银联获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看起来很突然,但其实对领域并不意外。
董希淼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银行卡市场全面实施准入管理,促进银行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联此前没有相关资质。 ”董希淼表示,这是因为银联自成立时起,就被批准办理银行卡清算业务。

截至目前,国内开展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只有中国银联,自2002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以来,中国银联承担了银行卡跨行交易的清算相关责任。
董希淼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全球化银行卡清算机构包括美国维萨( visa )、万事达( mastercard )、美国运通( american express )、发现卡企业、日本jcb、中国银联 银行卡清算组织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全球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结构 长期以来,签证、万事达等美国卡企业在世界银行卡清算市场上长期占据垄断地位。

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是开放较晚、国际卡组织尚未完全进入的唯一市场。 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卡组织以跨境交付的方式向国内主体提供外汇的银行卡清算服务。 对此,签证要求美国政府推行多元化的玩法,要求中国开放人民币银行卡清算市场,并于年9月就电子支付服务措施提出了世贸组织纠纷处理程序。

年5月,世贸组织认为,中国应给予外国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但主管部门可设立准入条件和程序要求。
年,国务院发布《决定》后,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迎来全面对外开放。 并且,为了保持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平稳快速发展,我国将采取设立行政许可的办法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制定市场准入制度。
业内人士表示,时隔几年后,首次发放牌照,央行的下一步走势更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公告中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大体情况,依法有序推进银行卡市场准入工作,不断完善银行卡市场监管体系,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这意味着银联不是唯一获得该牌照的银行卡清算组织。

外卡组织正在对许可申请采取行动
目前,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国际卡组织巨头在中国国内只是用双重标准卡的方法进入人民币清算市场。 但是,目前这三个国际卡组织正在对申请银行卡清算许可证采取行动。
根据《决定》、央行和银监会于年6月发布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和央行于年6月发布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美国运通和联办成立的“联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企业”(以下简称“联通”)
企业调研资料显示,成立于联通年10月,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联通数字科技有限企业持股50%,运通旗下两家企业同样持股50%。
根据《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准备期为获准准备之日起一年。 这意味着联通最晚需要在11月完成准备工作,依法制定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开业。
万事达于2019年3月携手网联成立万事网联新闻技术(北京)有限企业,注册资本10亿元。 其中,网络科技有限企业持股49%,万事达持股51%。 目前万事达和网联未被授权准备银行卡清算机构。
另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6月19日,在第15届visa2019亚太地区安全峰会上,维萨亚太地区总裁柯如龙向媒体表示:“维萨确实向中国央行提交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申请,但需要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宣布金融业对外开放12条新措施时,强调落实内外资一致,也不排除未来国内中资机构申请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可能性。
董希淼表示,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以国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国内设立合资公司、外商独资公司等多种形式展开,银行卡清算市场即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众多主体形成了相同竞争的双向开放市场环境,这为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主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机遇

但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人民币清算市场对国际信用卡组织有吸引力,但业内观点认为,即使国际信用卡机构取得领域许可证,也不容易动摇银联在国内清算领域的地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工作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在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银联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动荡。 外卡组织进入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最可选的方式就是从跨境业务开始,他们在跨境支付等场景中很有特点。 ”。

后续管制细则相继出台
董希淼表示,在中国国内,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和监管的缺失,非银行支付机构事实上参与了跨行业的清算。 以支付宝( Alipay )为例,支付宝( Alipay )除建立自己的虚拟账户体系外,还在各银行开设客户的备付金账户,并因多个备付金账户违规而跨行业清算。 为了完善上述违规行为,年8月,网络清算有限企业诞生。 与银联业务在第一受理线上的银行卡开票业务清算不同,网联首要比较的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的转换清算。 网联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进入新阶段,也为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易观支付领域研究员王蓬博表示,只有颁发相关许可证和牌照,监管层才能从高层监管出发制定监管条例,审计清算市场。
王蓬博预计,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逐渐开放,今年内中国国内清算机构将取得牌照。 目前清算领域的内涵和外延还有不明确的地方,王蓬博预测清算领域的相关监管细则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密集出炉,使清算领域和支付领域越来越流程化、规范化。

链接
开放的欧美银行卡清算市场
(一)美国。 美国是最早发展银行卡产业的国家。 最早的信用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美国至今仍在迅速发展世界信用卡事业。
一是法律体系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信用卡发行法》等,形成国家监管主体、市场发行主体,采用主体三级规制体系,覆盖面广,文案丰富。
二是开放度高。 美国监管机构对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大部分行业持开放态度,没有严格限制准入,目的是让市场形成充分的良性竞争,监管也集中在换手费等人们最关注的方面。 年,《多德-弗兰克法案》(以下简称《法案》)中《杜宾修正案》鼓励市场份额小的清算机构积极参与,形成做大做强、充分的竞争格局。 例如,法案决定禁止清算机构和发卡机构的排他性协议,要求削减借记卡更换费。

三是事后监管严格。 美国将严格抓好全流程监管措施,从入口抓起,强调安全规范的运作。 首先,参保审批、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局、联邦存款保险企业等对申请单位的经营规模、技术水平、交易流量、系统建设、新闻安全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银行卡清算机构的资质符合基本要求。 其次,在反洗钱合规监管方面,美国金融犯罪执法局利用多渠道交易新闻,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可疑交易、大额交易等副本进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以规避反洗钱风险。 最后,在安全审查中,美国成立了外国投资委员会,负责海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美国的投资、开展银行卡清算服务时的业务安全审查工作。 美国实行事后监管,充分赋予市场参与主体经营的主导权,但前提是合法合规运营,一旦发生违法违规,美国法律将发挥严厉的监管和制裁作用。

(二)欧洲联盟。 欧盟银行卡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但欧盟成员国数量众多,各成员国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居民结构、费用习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银行卡产业规模也有明显差异。 从银行卡交易额和gdp所占比例来看,德国、比利时、丹麦等国的银行卡业比较发达,超过gdp的15%。 目前,欧盟银行卡产业仍在快速发展。

一是法规体系分工的确定、协调互补。 欧盟正在推进单一欧元区的建设,统一的标准规范使得银行卡产业迅速发展,各法规体系相互补充和支持。 例如,《支付服务指导》的目的是促进欧盟地区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市场竞争,《银行卡网络监管标准》的重点是建立风险监管框架,提高银行卡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是市场开放包容。 欧盟银行卡清算市场以开放、竞争、包容为快速发展基础,优化银行卡清算机构市场,多次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例如,欧盟只需开放各成员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准入门槛,由各国备案,即可推进统一标准的支付清算机构的经营许可。

三是一体化监管。 欧盟银行卡清算机构实现清算业务的分离:一方面是企业品牌运营、转型解决、企业管理以及其他功能上实现分离,另一方面是清算机构主体之间实现财务会计和经营管理的相互独立。 但从2004年开始,欧盟将推进零售支付一体化,统一监管思路。 目前,单一欧盟支付区( sepa )下的清算基础设施已经接受了大部分借记卡和借记卡的交易,基本实现了欧盟各国国内交易和跨境交易的一体化。

(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董希淼提供) [/s2/]
牢笼:王硕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银行卡清算进入牌照时代”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6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