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6字,读完约8分钟
近日,潘石屹两人抛售资产的消息震撼了国内房地产圈。
10月30日,外界风传soho中国清仓式出售旗下8件房地产,企业股价盘涨幅一度达到27.07%。 第二天发表的公告中,企业的态度很模糊。
据报道,soho中国正在考虑出售其拥有的大部分商业地产,交易价值可能达到80亿美元,约560亿美元。
据新闻报道,soho中国将出售北京(楼盘)和上海(楼盘)至少8座办公楼,分别位于北京望京soho、光华路soho 2两期、soho前门大街、丽泽soho (建设中)、上海soho
这8座大楼不仅是soho中国的核心资产,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的资产,也被称为soho中国的“八大金刚”。 soho中国的大部分收入都由这些房产的租金支撑着。
潘氏夫妇会效仿“李超人”吗?
年李嘉诚卖掉上海的东方汇经中心后,他开始了“逃离内地”的脚步。 潘岩和张欣这对夫妇,在这之后,年也同样选择了从上海开始“销售”。
潘氏夫妇通过“出售”的操作不仅和李嘉诚很像,在海外也开始了“购买资产”,但他们的目的地被选为美国。
从年到年,潘石屹·张欣夫妇通过家族信托频繁获得海外房产资产,并收购了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旁边港务局长途汽车站的办公楼。 与曼哈顿大街广场49%的股权巴西基金会合作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 这些投资总额约为27亿美元。

年7月,潘石屹张欣向哈佛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约1亿元。 同年12月,潘石屹为耶鲁选举捐款1000万美元,约合6700万元人民币。 这就像儿子赴美读书的铺路一样。 因为今年潘石屹的儿子上了哈佛。 张欣还在社会交流媒体上刊登了他儿子为进入哈佛大学而发的照片。

但是,最近两年,夫妇似乎放松了海外布局,几乎没有购买新的目标。 当然这可能也与国家外汇管制等因素有关。
由于以上种种征兆,潘氏夫妇确实有那样的“跑”的意思。 但是,潘先生说:“我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 我还是北京市人大代表。 你去哪里? ”。
但是,网上曝光说“张欣早就取得了美国国籍”。
soho中国的回头路
年以后,soho中国从“开发-销售”转型为“开发-自我保持”,潘石屹也从“地产大亨”转型为“包租公”。
7年过去了,soho中国手中的房地产资产在出售几笔后,最核心的资产只剩下9处,企业营业收入从高峰期的153.05亿元减少到了去年的17.21亿元。
年:转行为“包租公”
年8月16日,潘石屹在香港宣布,企业业务模式将从开发销售型房地产转为租赁自持型房地产。 简单的理解就是,企业的收入是盖房子卖房,带房产出租。
那时,潘石屹对外高调提出公司转型的原因,称“拥有房地产比拥有人民币好”。
转型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随着企业房地产产品库存耗尽,企业收入在辉煌时期减少。
到目前为止,大家可以通过数据看到企业曾经的高光时刻:年,企业营业收入实现153.05亿元,回归母亲净利润105.85亿元。 一度碾压后崛起的融创中国和龙湖集团。
此后,曾经的百强房企业soho中国,每年都从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房地产排名中消失。
但是,包租公还是“成功”了。
在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潘石屹笑着在视频中宣布,企业战术变革“成功”。
本期,企业投资房地产租赁收入0.86亿元,占企业营业收入的3.47%。 年上半年,企业实现租金收入1.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
年,企业首席执行官张欣回答了外部疑问:当年企业现金和银行存款共计90.12亿元,净负债率约为24%,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48%。 因为这次soho中国的变革成功了。
年:发售共享办公光盘
年,潘石屹动作频繁,不仅在接近雷军的小米企业,还带着妻子张欣去美国拜访facebook和苹果企业,出现在当时的乌镇世界网络大会上。
房地产经纪人频繁与网络公司接触是为了什么?
直到那年11月,潘石屹宣布企业开始准备房地产与网络的结合,改变以前通过互联网流传下来的房地产领域。
年2月,soho 3q共享办公业务在北京正式启动,这被潘石屹视为soho中国的第二次转型。
本质上,3q商业模式与wework相同。 潘石屹为了在一站式o2o共享办公室空之间,即依赖3q业务来提升企业业绩,将打造国内最大的写字楼综合运营商。
年、共享经济元年,共享概念在住宿、交通、物流等方面承受了大量资本。 接触“网络”后,潘石屹对外表示:“企业正在全面转型为互联网企业。”
他向总公司记者大谈网络思维,推动企业宣布该项目的宗旨是销售、支付环节从线上转移到线上,大楼布局和设施适应网络化工作方法。
年末,3q共享办公业务已运营19个中心、1.7万个台站、平均出租率87%。
此后,企业不再局限于在自己的办公楼开展共享业务,而是开始从第三方开发商那里租赁办公楼。
截止到年末,企业共享办公室的业务范围已离开北京、上海,在中国7个城市拥有31个中心,工作站超过3万个。
潘石屹表示,大多数情况下,3q项目将于2019年分期上市。
但是,这项3q业务自创立以来收益不大,年股东大会上股东直接来怼,要求3q项目不要太烧钱。 企业表示,2019年的计划是不使3q业务亏损。
在2019年的中报中,企业没有关于3q项目的记述。
目前,企业的共享办公业务已成为谣言的待售资产,很少提及分期发售。
年:买卖正常
纲soho承担中国二次转型的3q业务,比想象中还要美丽,潘石屹已经腾出了一只手来销售房地产资产。
从2007年开始,企业在北京、上海两地拥有的房地产资产,相继从资产包中被挖掘出来。
年2月,企业将位于上海核心区域的静安soho和海伦广场以52.32亿元的价格向金融街( 000402,股)销售。 这笔交易在一天内完成,成为soho中国做生意以来最快的交易。
接着9月,企业将尚未开业的上海凌空soho 面积10.02万平方米的房产销售给手机网( ctrp )全资子公司手机上海,对价30.5亿元。 凌空soho剩下的12.82万平方米的房产,由企业自行投资。
年,潘石屹和郭广昌旷日持久的外滩地王所有权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两人握手言和,soho中国将所持50%的所有权转让给复星,两人在公众面前相守,各取所需。 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账上获得45.85亿元现金。
资产出售的节奏似乎在逐年加速。
那年6月26日,企业以35.73亿的价格将虹口soho出售给吉宝置业中国顶级资金管理和另一位共同投资者7月,soho世纪广场以32.97亿元出售给国华人寿。 年6月,企业以35.73亿元出售上海虹口soho。 7月,设立光华路soho2、凌空soho两个项目进行销售。

“出货”越多,中小投资者就越怀疑。 潘石屹曾经安抚时表示:“生意永恒不变的规律是低时进货,高时发货。 soho中国永远遵循着这样的大致情况。 永远评价价格低和高的时候。 ”。
“soho中国是北京、上海最大的办公楼开发商,拥有200万平方米的房产并正在建设中。 做生意,买入卖出很正常,大家不要千方百计过度解读。 ”。 潘石屹这样解释道。
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soho中国通过出售资产套现近300亿元,企业没有购买项目和土地。
年:不再卖了
年连续出售2件房地产资产后,潘石屹逐渐停牌。
在年3月举行的企业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潘石屹再次表示将来不再出售资产。
那时,在soho中国手里,最核心的房地产资产只剩下北京、上海两个地方,这些房地产都位于城市的核心地带。
潘石屹特别对两个项目表示热爱,永远不卖。 “外滩soho是一个,位置太重要了。 望京soho不能卖。 太漂亮了,我很喜欢。
最近风之soho中国出售的“八大金刚”,将出现这两个项目。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效仿李嘉诚,潘石屹夫妇在“逃亡”吗?”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7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