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55字,读完约12分钟

“剩女”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耻辱。 /《剩女》
整个社会,都在利用女性的温柔、善良、包容性,为她们牺牲自己的正当需求,为以前所传达的观念的权威度乃至社会的稳定性而牺牲、血肉。 / S2// S2// S2// S2// BR /


中国女性的结婚决定权似乎不在自己手里。

最近,由于一部《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社会交流媒体上发生了血腥的血雨。

许多人认为,这将导致大量外国人口涌入,稀有适龄女性加速流失。 因此,也出现了#中国女孩只和中国男孩#结婚的话题。

但是,中国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保护,到底来自于多少中国男性呢? 人们担心的是女性的人身安全还是男性结婚的困难?


请不要忘记。 在此之前,被称为“剩女”的中国适龄女性经常被中国男性羞辱。

最近,由以色列导演比目鱼达利亚、导演shosh shlam等人执导,花了4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剩女》(也称为“中国剩女”)备受瞩目。


4年前拍摄的作品,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链接的评论区有很多同感者。 这是创造者的幸运,但也是我们的不幸。

在现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单身人士还在为是否结婚、什么时候结婚而烦恼,但确实不太行得通。

也有观点认为,“剩女”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倒退。

但是,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并不是泾渭分明。

如果没有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观念开放的环境中,无论是多次决心单身还是身体力行,都要经历一段难以登天的漫长道路。

十三年过去了

单身女性仍然受到羞辱

“剩女”一词于2007年被列入《汉语生活状况报告( 2006 )》的171个汉语新词中。 从那以后,媒体对27岁以上单身女性的羞辱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但是,心理上的分歧比这来得更早。 舆论的压力,很多女性在25岁的时候就开始对结婚感到不安。

对结婚充满期待的女儿们,由于工作的追赶,接触不到越来越多的适龄男性,个人标准的进一步筛选,使得她们遇到理想对象的机会变少了。

在《剩女》一书中,三位回答者的年龄分别为34、28、30+。 世俗的观点是,除了最后一年内光速结婚生子外,其他两人在人生的大事过程中明显落后。

其中,律师邱华梅(音)几乎集中了单身女性可能面临的困难。

在婚姻介绍所,邱华梅不美,老了,不想生育,那是有原罪的。 她的所有选择条件都是,即使她已经是比较成功的律师,她也会因为自己的水平“太低”而“站不住脚”。


贬低女性顾客的价值,是很多婚姻中介首先应该做的事。 纪录片《剩女》

她对另一半的要求,甚至不包括物质条件,“想接受良好的教育,尊重女性,承担家务”。


尽管如此,他还是被红娘一句话反驳,最终得出了“如果选择结婚,就不能选择不生孩子”的结论。

在急于提高结婚率的机构眼里,大龄单身女性可能是打折销售的。 只是选择了结婚,不值得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婚姻法是提出离婚诉讼的。 纪录片《剩女》

来自父母和家人的现有观念,总是给她带来精神上的压迫。

她的姐妹建议孩子叫她“单身阿姨”,母亲觉得她找对象太多,父亲把婚姻法的存在理解为每个人必须结婚的法律依据。

最后一句是讽刺吗? 但是,女性受到的责备太雷厉风行了,看到前面的场景的时候,我们都因为往常而麻木了。

邱华梅据理力争,他们搬出其亲情绑架论,说自己养育她,支持她读书的辛苦,说家人不结婚带来的舆论压力,最后受糖衣炮弹,用柔和的声音思考这是为她将来的人生着想

多么熟悉的借口啊! 如果成套打拳的话,即使高知像律师一样,也会泪流不止。

这样的眼泪,有多少中国女孩流过? 纪录片《剩女》

邱华梅并不是没有努力过。 和几个年长的青年一样,她也去过相亲联谊会,但总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

对方不想恋爱,或者厌恶出身,或者开口说“没有男子气概”,都无法掩盖对家庭话语权的独占欲。


即使去相亲场看,也会被男性长辈揶揄说“律师好厉害”,把对方的态度给忽悠了,伤害了自尊心。

他们眼中的好媳妇,反而要接受。 纪录片《剩女》

就像邱华梅向医生哭诉一样,“敌人太多,边战斗边撤退是最好的方法。” 无法破裂的她选择出国留学,用“出人头地”的方法,消除自己不结婚的“不合理”。

在导演口中,除纪录片以外的邱华梅不仅完成了在法国的学业,还在德国定居结婚,实现了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丰收,取得了圆满的结局。


但是,在这个令人兴奋的“下一次报告”中,仍然隐藏着许多普通女性无法达到的幸运。

邱华梅胜利的前提是,即使来自小乡村,也是一家人可以独自投入的资源。


她的四个姐妹,不仅得不到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而且只能成为以前流传的观念要求的,早早踏入嫁人的人生轨迹,和父权一起欺负她的帮凶。

在我们居住的这片广阔土地上,有多少女性可以成为邱华梅,又有多少人可以成为邱华梅的姐妹?

甚至“战斗”,也只有先“被选中”才有资格。

耳聋。 年中国纪录片《剩女,盛女》

即使有斗争的资本,也不一定能摆脱亲情和旧俗的束缚。


是不是像28岁的徐敏(音)一样,太顺从母亲而错过了结婚的缘分? 像30多岁的教授盖奇(音)一样,比自己小,不太高,和另一半农村出身的人结婚,马上生孩子,“糊弄他”。

整个社会,都在利用女性的温柔、善良、包容性,让她们牺牲自己的正当需求,为了以前流传下来的观念的权威度乃至社会的稳定性而牺牲,付出血肉。

同样的悲剧发生在邱华梅的母亲、徐敏的母亲、盖奇的母亲身上,也发生在她们的女儿身上。

继“剩下”之后的中国女性

批判什么?

从中国目前的男女比例来看,剩男可能是更严重的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高3400万。 预计到2026年,中国15-29岁的女性中,每一个人将对应3名以上的男性。 几十年来,适婚年龄的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问题一直无法消除。

但是,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媒体主导下,对剩男的批判都不多见。 在数量上明显占特征的女性,反而成为了恶毒的一方。


从结婚最早的形态来看,感情是否深厚、双方观念是否一致等,无疑是结婚最不重要的问题。

直到17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普遍观念是,子女结婚问题必须由父母亲属决定,选择标准以家庭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为主。 16世纪,有通过与商人结婚而致富的贵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记载在中国漫长的婚姻急速发展史上。 否则,为什么梁山伯和祝英台会成为时代的异族,通过英勇抗战得到世代的传承?

威廉·霍加斯( william hogarth )、《时髦的婚姻:婚约》( Marriage A-LA-mode:themarriagesettlement )、油彩画布、1743、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Natte )

在个人意志得到认可的今天,结婚给个人乃至家庭带来的利益似乎已经不是人们主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两代人观念的冲突、新旧标准的锯,使婚姻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很多男性认为,自己很难找到对象,是因为女性对物质要求过高。 房子的票是必不可少的,但岳母是结婚最大的障碍物。

但是,如果不是因为从前在继承制度下,只有男方有不动产等大宗遗产的继承权,女方为什么要辗转套房呢?

假设在门第正确的年代,男女拥有遗产的比例普遍为80%和20%,那么双方只有来自两个经济实力相当的家庭,才能维持婚后的生活水平相同。 否则,结婚就是亏本生意。

何况,结婚另有所图的,绝非只有女性。

早年天涯有神帖,有自称山西煤老板的网友老叵,拥有太原400多平方米的别墅,北京东三环坐126平方米的房子,奥迪a6和路虎,为21岁的女儿招上门女婿,应召

但老睿智在另一个版面上说,成为浙江女富豪,文案大同的小差异,会给儿子招亲。 但是,应募者寥寥无几,回答文案并不讽刺。



回到现在的语境,如果女性有继承权,或者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一定的资产积累,结婚找对象会更容易吗?

不,女人可能会因此放弃婚姻。

理由很明显。 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是东亚家庭的常态。 可以预想,饱受工作重压的成功女性在工作结束后一个人承担家务,内心崩溃。

我们知道,即使在“女性撑起半边天”的中国,女性也不可能获得完全平等的竞争机会。 升学时的性别歧视、就业时的婚姻培养歧视,是她们攀登时跌落的巨石。

《中国劳动力市场快速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约为6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50.3% )。 但是,在《2019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中,年中国女性的平均薪酬为6497元,其平均仅为男性的78.3%。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自己所期待的事业和地位时,结婚所需的精力和后来的影响,就足以让她回到解放前。

大多数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贡献,远远大于她们得到的。 北京的研究企业零点据去年的一项研究显示,70%的已婚女性出钱提供住房,但是其中只有不到1/3的女性在房产证上写了名字。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有很多人不明白。 卖房子的女人

随着时代观念的变化,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不孕则不孝”的荒诞。 即使遇到体贴的伴侣,不需要生育,也不会轻易结婚。

毕竟,原生家庭的痛苦足够沉重,婚后也有可能和别的家庭玩游戏,真的很累。

如果爱是结婚的唯一理由的话

请给她们更多的保障

如果说纪录片反映的是女性自主选择的结果,那么今天的中国女性一说不想结婚,恐惧就增加了。

性骚扰、精神控制、家庭暴力等相关议题,近年来比过去得到了更多的讨论。 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女性在社会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痛苦,但她们得到的援助还不够。


盖奇在课上给学生看的电影《狂欢节》是少女被性侵犯的故事。 /纪录片《剩女》

年3月1日,中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但是,今天家庭暴力仍在国内各地上演。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007年编制的离婚纠纷专题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全国离婚纠纷涉及家庭暴力的一审审查案件中,91.43%的案件是男性对女性实施家庭暴力。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数据显示,-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家庭暴力案件中,家庭琐事、饮酒后暴力、涉嫌被家庭暴力的对象劈腿、离婚是家庭暴力最常见的直接导火索。


结婚后,只要把女性作为另一个身体的附属品,“不孕不育保平安”的口号就越来越响了。

2019年11月25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对女性暴力日”,美容博主@宇芽yuyamika在这一天发布了控诉视频。

宇芽说,她遭遇了前男友的四次家庭暴力。 施暴的前妻们也由于受到家庭暴力,以声音和出镜的形式声援宇芽。

最终,男子被处以行政拘留20天和罚款的处罚,宇芽接受了法院的人身安全保护令。

能得到这个保护令,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了。 但是,宇芽所付出的代价是差点被杀死的生命危险。

不仅对施暴者的惩罚力度不够,而且在调查中受害者受到的羞辱也是不能接受的。 近年来,有网友公开了通报后的录音,调解员不仅不断打断她的话,还在言语间归罪于她。


家庭暴力者的身影,从一开始就绝对不会出现。 如果说见人不开心,受到伤害后,不能给予对方相应的惩罚,女性为什么要顺从地进入婚姻的火坑?

让女性选择结婚,不应该用胁迫诱惑。 尊重个人意愿,保障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最正当的需要。 但是,这些声音被隐藏了起来,空摇晃的广场上只响起了“剩女”两个字。


这是美国作家soraya chemaly在《女性愤怒的力量》一书中写的话。 希望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把这句话变成过时的笑话。


[1]《流行婚姻》:近代英国贵族与商人的婚姻,王杉、刘金源、光明日报、-06-13

[2]中国男女比例失衡引发国际问题,shareamerica,2019-07-23 [3]为什么数百万中国“剩男”找不到妻子? 、罗布登( rob budden )、bbc、-03-09 [4]消除性别歧视,为女性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凤凰网评论》,马亮,2019-03-08 [5]《男性优先》:中国女性面临的职场歧视和婚姻困难。 law insight,- 09-15 [7] China’s“leftover”women,leta hong fincher,-11-22 [8]在女性受害的背后,是寻求暴力、权力和服从的无形网络、服从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保护中国女孩,从别逼她结婚开始”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