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上海近期传出收紧房贷传闻,楼市成交量暴涨,截至8月29日,已连续3天超过千套。 8月30日,成交突破2100套。
另外,与上海离婚买房也进入白热化冲刺阶段。 当地许多婚姻登记中心从上周末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协商离婚高峰,市民下班后直奔民政局离婚。
目前,在我国主要领域中,楼市可能是谣言最多的领域之一。 例如,不久前南京楼市传言限购,近期传言上海楼市将收紧房贷,北京(楼市)、广州(楼市)、深圳(楼市)及其他热点城市出现各种楼市谣言。 特别是与住房贷款、税收、价格、销售等有关,使购房人暂时精神紧张,也影响了社会和谐和楼市稳定。

有传言说上海最近将收紧住房贷款。 另一方面,刺激的诉求提前被集中释放,楼市成交量激增,房价也随之上涨,楼市被注入泡沫。 另一方面,有传言称,许多人导致假离婚,一些假离婚最后变成真离婚,破坏了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因此,楼市的谣言来自哪里,繁殖土壤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上海重启“认房或认贷”政策的传闻,不排除是中介为刺激买房而创作的。 确实,因为制造和传播这种谣言的人可以更快地取得业绩和奖金。 其实,不仅是中介,开发商和销售代理店等相关配方也有可能制造这样的谣言。 可以说,制造谣言是一些楼市劳动者素质低下、不择手段的反映。

传谣牟利是楼市谣言盛行的原因之一。 但是,很多买家相信了谣言,让谣言有了“市场”。 一些购房者之所以相信谣言,是因为担心收紧房贷买房、炒房会导致价格上涨,“宁信”。 此外,上海房价上涨过快、供需矛盾突出、新“地王”诞生等现象,再加上南京提高房贷门槛,谣言有一些“依据”。

排除谣言不及时也带来了谣言的大面积传播。 从上周开始出现了相关谣言,并相继传开,但直到8月29日下午,上海市住建委才确定“没有研究过这样的政策”。 如果及时辟谣的话,既不会连续3天成交超过一千套,也不会出现上周六休假离婚数是平时的3倍的情况。

事实上,无论是上海楼市还是其他地方楼市,各种传言的频率传播根源之一都是购房者焦虑,只是有些人担心房价今后会更高,买不起房子。 造谣者只看到了这个,就撒谎骗他们。 投资者因低息而焦虑,相信为了低价而投资炒股的传言是真的。

另外,由于我国楼市缺乏长期制度,下一步政策走向仍不明确,存在很多可能性,这使得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极不稳定,一旦风起云涌,就容易恐慌。 如果政策明确的话,楼市供需稳定,即使出现谣言也不会太浪。 因为谣言没有土壤。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楼市比较脆弱,谣言很容易击中。

毫无疑问,各种谣言在楼市起了兴风作浪的作用。 楼市这个湖里的水本来就很浑浊,容易滋生谣言,但谣言四起后,这个水更浑浊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仅要追究造谣者的责任,提高造谣的效率,还必须进一步改变楼市的土壤。 比如明确政策,平衡供求,规范市场。

要赋予楼市“强身健体”,不要轻易打中谣言,必须首先制定《房地产税法》等长效制度,强调或承诺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其次是加快健全市场,减少行政干预。 由于许多谣言与政策有关,正好证明楼市仍是“政策市场”。 进而,供给方和诉求方进行需求和改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切实解决购房者焦虑。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冯海宁:“假离婚潮”折射出购房者焦虑与楼市脆弱”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7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