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6字,读完约4分钟
一家从事野生蘑菇加工的私营企业每月承担近100万的贷款利息,随时面临着被银行贷款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该企业负责人周宏(化名)表示,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一些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当我睁开眼睛时,我经常只想找到贷款”[S2/]
在过去的20年里,周宏从未如此悲伤过。用他的话说,我经常一睁眼就找贷款,晚上经常睡不着。
周宏公司是云南省领先的野生蘑菇加工企业,长期为一些著名的餐饮企业提供原料,其高端野生蘑菇产品如黑松露、松茸等远销海外多个国家。但是,尽管周宏公司去年的销售额超过了2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由于融资困难,企业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

当我看到记者的时候,周宏不禁倒出了苦水。农产品加工业的资金周转周期长,早期的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从农民那里购买野生蘑菇。“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公司从银行借了近1亿的高息营运资金贷款,现在利息成了我们最大的负担。”

周宏表示,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央行多次下调RRR利率和降息,但一些商业银行仍在不断提高贷款利率。“一些银行的利率已升至60%至80%,一些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此外,企业贷款时,必须向担保公司支付约3%的担保费和评估费。"

“以我公司为例,目前几笔贷款的月利率至少在89%以上,月息近百万。”周宏表示,扣除水电费、人工费和采购费用等运营成本后,公司目前的运营利润只能勉强支付贷款利息。
周宏无奈地说,公司在云南野生蘑菇加工业中名列前茅,产品正在逐步开拓国内外市场。他原本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但现在很难拿出资金来拓展新业务。
“能够借钱并不坏”[S2/]
除了浮动贷款利率外,贷款周期短也让周宏头疼。公司的几笔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都是半年,最长也只有一年。当贷款即将到期时,是他最焦虑的时候。为了按期偿还贷款,他经常不得不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每天要承担千分之五甚至更高的利息。

周宏表示,收购野生蘑菇是很有季节性的,企业往往要在两三个月内投入数千万的收购资金,但是要收回资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贷款期限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我们公司的情况还不错,至少我们可以借钱。”他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一些银行更愿意向国有企业放贷,而民营企业放贷难度更大,即使操作上稍有困难,也会有被银行抽走和切断的风险。
“据我所知,一些国有企业贷款的利率低于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执行基准利率。”周宏表示,当一些银行看到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会迅速让企业提前偿还贷款,这将导致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直接破产。
[/s2/]“我希望良好的政策能够在基层得到很好的执行”[S2/]
周宏告诉记者,落实中央扶持民营企业的好政策,关键是要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严格控制贷款利率浮动,避免银行贷款和压力贷款,帮助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度过寒冬。
周宏表示,希望有关部门严格监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不要让市场前景好、带动效果好、可持续经营但暂时困难的企业随意抽贷、压贷或停贷。同时,应防止银行通过融资服务费和评估费增加企业融资的中间成本。
地方政府可以筹集资金设立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探索为企业提供专项应急资金,有效解决企业的迫切需求。”周宏说道。
金融业人士认为,从银行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对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银行积极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从长远来看,应努力建立适应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弥补融资的不足,拓宽企业的融资路径。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民营企业老板的贷款融资烦恼:融资难、融资贵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1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