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6字,读完约3分钟
美国媒体称,中国商务部最近公开承认,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下降了40%,这引起了轰动。一些人认为投资的大幅下降显示了中国经济放缓的广泛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与北京方面改变海外投资策略有关。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1月26日报道,中国习近平主席将于12月4日至5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发表演讲,这可能会澄清中国的海外投资战略是否发生了变化。
一些分析师还问,西方国家和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夺回北京近年来掠夺的一些非洲市场。
总部位于伦敦的咨询公司全球建筑观察(Global Architecture Watch)的主管格雷厄姆罗宾逊(Graham Robinson)表示:“中国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中国更关心投资自然资源,但现在中国希望投资技术创新和成熟市场,而不是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已经放缓。”

一些分析师表示,对非洲投资的大幅下降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广泛影响。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对包括非洲矿产在内的自然资源的需求远低于以前。
中非研究所所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伯托波拉·布劳蒂根(Bertebola Brautigan)表示:“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下降,因为其主要的外国投资领域是矿产和原油,而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也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只有在矿物和石油价格上涨时才会增加,而且在这里可以进行投资。”。

报告称,在新的“五年计划”中,中国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服务业,减少对消耗大量资源和造成大量碳排放的重工业的依赖。
商业顾问罗伯特劳兰斯库恩(Robert lawrance kuhn)解释了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目前的一些趋势不利于中国企业将非洲作为投资目的地,但中国不会放弃非洲,将继续支持在非洲国家的投资项目。”
库恩说,中国非常关注非洲国家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政治影响以及中非之间50年的关系。
墨尔本应用经济与社会研究学院的研究员劳伦·约翰斯顿说:“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和矿产资源投资,有其自身的起伏。一些投资决定今年可能会被推迟,直到所有人都在中非论坛上进行跨地区的面对面会谈。”
约翰斯顿说,中国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中国和非洲之间,也发生在全球商品贸易中,并影响到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经济体。
据报道,随着中国领导人成功地与欧洲和拉丁美洲达成合作项目,一种新的趋势开始出现。中国企业也在关注美国高速铁路等大型项目。金砖银行和北京主要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也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一趋势可以从中国总理李克强24日在苏中CEEC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中看出。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李克强表示,只要这些国家使用中国的设备和产品,中国愿意为这些国家提供更灵活的投资条件,以升级其基础设施。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对非投资减少40% 美媒:中国不会放弃非洲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3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