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7字,读完约4分钟

住在香港的陈新(化名)是一位非常抵制儿童家教的父亲。孩子上初中后,他发现学校的课程很浅,但考试很深。陈新向老师抱怨,但老师的回答是:“如果你跟不上,就去做家教。”经过几次权衡,陈新不得不把孩子们送到附近的补习班,这占用了孩子们最初的玩耍时间。最近,香港一个补习社(即补习班)在报纸上登广告,说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走年薪8500万元(港币,下同)的中国“补习王”,这成为香港人的热门话题,也引起外界对香港补习业发展的关注。为什么补习文化在香港如此受欢迎?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家教历史悠久,这是有原因的

香港的家教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据统计,香港只有约18%的高中生能够进入公立大学。激烈的竞争使得成龙的父母,这位千千一万个最喜欢的儿子,不遗余力地送他们的孩子去补习班,家教几乎成了一项“全国性的活动”。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根据数据,香港学生参加家教的比例1996年为34.1%,2009年为56.7%,2012年为72.5%,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香港学生每年在家教上花费数十亿美元,52%的学生每人每月花费超过1000元的学费,6.7%的学生每月花费超过3000元的家教。

由于香港社会压力大,节奏快,整天忙于工作的父母只能送孩子去补习班。补习学校专门为父母上班的学生设计了一种“一站式”服务:只要到了上学时间,补习学校的公交车就会在学校门口停下来,把去补习学校的孩子带走。晚上8点左右,课程结束后,补习班将开车送孩子们回家。他们到家时通常是9点,这是父母下班回家的时间。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这位老师像明星一样,挣了很多钱

目前,香港有900多家补习机构,竞争激烈。为了取胜,家教机构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包装娱乐明星,让他们的老师成为“家教之王”或“家教女王”,头衔包括才女、专家、名师、鬼魂、国王、优等生和国王。在香港的购物中心、街道、地铁站和公共汽车上,随处可见导师的大幅海报。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这些老师挣很多钱,最好的导师挣的工资和银行家一样多,像流行歌星一样受人崇拜。许多“辅导大王”都有自己的音乐视频、facebook粉丝页面和衍生产品,如纸袋和便利贴。

目前,香港的补习市场有三个群体:现代教育、合规教育和皇帝教育。三所补习学校中,有两所已经上市,第三所也计划在创业板上市。然而,最近利基市场变得流行起来。例如,在铜锣湾开英语辅导课的凯利·杨(Kelly Young)对一对一辅导课的收费超过每小时3000元。即便如此,需求仍然供不应求。如果你想让杨慧琳亲自参加辅导,学生们至少要排队等上一两年,甚至其他辅导机构也会提供“如何进入杨慧琳的辅导课”的课程。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该行业逐渐饱和,并开始降温

经过40多年的普及,香港的家教文化最近开始呈现降温趋势,家教行业逐渐接近饱和,生意也不太好。

一方面,自2009年以来,香港采用了新的教育制度,将英国的三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两年制预科和三年制本科改为三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和四年制本科。在新的教育制度下,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于2012年开始举办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每年有7万至8万名考生报名。然而,自去年以来,申请人数已经减少。根据香港媒体的分析,很多家长选择尽快送子女出国留学,从而避开了香港的教育体制,使得补习学校难以开展业务。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另一方面,学龄儿童的减少也影响了家教市场。香港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2010年香港的粗出生率为12.6‰,而2014年仅为8.6‰,下降了32%。根据一项调查,在家教机构注册的学生人数从2010年的206,500人下降到去年的180,300人。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别看现在补习学校的广告有多响。事实上,这只是反映了行业的低迷。如果行业好,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很好,而不用花钱做广告。”香港现代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雷荣认为,香港大型补习学校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不过,他对内地家教市场非常乐观,因为内地人口多,市场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员工。

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补习文化为何如此盛行?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