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2字,读完约2分钟
据《大公报》报道,近年跨境电子商务遍地开花,珠江三角洲大量港货商店的业务也受到冲击。近日,记者走访了前年采访的五家香港门店,其中三家已经关闭或被转让。原来的商店已经变成了服装店,有些已经变成了水果店。剩下的香港商品商店店主哀叹生意缩水了,但他们仍然可以依靠附近的消费者来维持生意。

按邻居业务维护业务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和网上‘海涛’购物都很方便,近年来的业务将略有下降。”越秀区一家不错的港货连锁店负责人邓小姐告诉记者,目前该店主要面向邻里的老客户,主要购买日用品,如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食品等。据信,它仍然可以依靠社区消费者来维持其业务。至于她是否担心香港财团会进入广州的一家大型跨境店铺,影响她的生意,她表示,由于上一轮跨境电商的影响,她已经深入到了邻里的生意中:“如果(跨境电子商务)在南沙等地开业。,它对我们的影响很小。”

天河九龙银行香港店老板娘也认为,近年来业务受到多重竞争的影响。她说自己主要从事附近学生和居民的生意,并直言“跨境电子商务要等”和“在香港购物贵”,而香港普通市民楼下的商品店更贴近百姓。“不过,在市中心的珠江新城,跨境电子商务越来越多,而且店铺规模大,品种多,所以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如果有一个更大的香港商品跨境电力商城,竞争将更加激烈。”

尽管香港店主对近年来的激烈竞争怨声载道,但他们的商店对香港商品不打折。例如,在珠江新城的一家跨境电商,一盒天然芦荟凝胶税后只需38元,而一家港货连锁店只需65元。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珠三角传统港货店受冲击 生意缩水纷纷改行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6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