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1字,读完约4分钟
4月21日上午9: 00,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正式开幕,10: 00正式向观众开放五分钟后,记者发现展厅已经人满为患,热闹非凡。一大早带着孩子来参观的观众告诉记者,带孩子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新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让他看到我们国家的技术进步。”

的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对技术贸易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据统计,2015年,中国技术进出口总额达到545亿美元,近10年累计进出口总额超过3880亿美元。“中国与六大洲的132个国家建立了技术贸易联系。技术贸易由原来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向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和合作研发转变,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技术贸易已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助推器和加速器。”商务部副部长方在上海国际贸易博览会开幕论坛上说。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国际性、专业性的技术贸易展览会,在第四年逐渐积累人气后,今年也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亮点频频出现:除了欧洲设计和创意国家意大利作为展览会历史上的第二位嘉宾加入外,还发布了一些重量级的权威报道;许多牵线搭桥的会议强调了实用性,并将资本与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产品而言,摩根士丹利集团的世界级私人飞机也是世界上首次亮相...

中国第一张“科创地图”发布
在论坛开幕式上,继去年首次发布《2015年技术贸易发展报告》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继续发布《2016年技术贸易发展报告》和《上海科技创新地图》。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上海的第一张“科技创新地图”,也是中国的第一张。

4月初,国务院刚刚公布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张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规划,这是上海继自贸区试点后承担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任务。“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将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凝聚国内外智慧和力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创新,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向国际重大科学发展、原始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源头迈进。”上海市市长杨雄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说。

记者注意到,《上海科技创新地图》作为中国第一张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活地图”,涵盖了各种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创新”的双重创新资源。同时,地图突破了过去纯纸的概念。事实上,它是一个由纸质地图、目录手册和互动平台组成的“三位一体”“在线生活地图”。它清晰地展示了中国第一个城市科技生态系统,形成了城市科技生态系统中人、领域和活动三大数据交互共享平台。

配对会议的数量急剧增加
上海交易会的另一个亮点是为企业提供现场交易的项目对接会。记者注意到,与前一届相比,本届交易会的相亲会数量大幅增加。除了在主办国意大利举行的中意经贸科技对接会外,还举办了“博览会海外技术项目对接会”、“科技创新成果与先进技术现场对接会”、“城市政策项目巡展”、“2016年先进技术与资金对接系列活动”等。

在21日下午举行的中意经贸科技对接会上,上海市政府、各领域企业、学校和社会团体与意大利政府组织的代表团一起,就如何打造“智慧城市”进行了研讨和对接。与此同时,海外技术项目对接会也很拥挤,日本的净水项目、纳米微泡发电节水项目、匈牙利摩根斯塔集团的私人飞机项目、裸眼3d项目等高科技项目都在中国首都进行了推介和对接...“上海交易会不仅是一个技术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以贸易为重点的长期服务和有效落地的平台。对于在为期三天的上海交易会期间初步形成的对接项目,我们将进行持续跟踪和服务,以形成一个365天内不会结束的技术贸易长期机制。”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表示,解决创新“最后一英里”问题是上海交易会的使命,项目对接会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交易会后的企业带来真正的、可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上交会火热上演 首日发布多项权威报告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7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