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5字,读完约5分钟

一些上市公司最近披露了收购明星知识产权公司的计划,许多被收购的明星知识产权公司成立时间短,估值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与明星知识产权公司利益相关,但影视本身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投资风险将在1-3年内逐渐显现。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唐德加入了“群体”[S2/]

3月28日晚,唐德影视宣布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无锡爱美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51%的股份,初步认定此次收购符合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中国证券报》记者询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获悉无锡爱美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30日注册,注册资本300万元,法定代表人范冰冰。经营范围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脚本创建;规划创意服务;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海外投资。除了范冰冰,该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是张传美,一个与著名艺术家范冰冰的母亲同名的自然人。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根据业绩报告,2015年,唐德影视截至报告期末的总资产为14.79亿元,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37亿元和1.12亿元。如果本次交易符合重大资产重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爱美申的总资产至少与唐德影视相当;2015年51%的收入超过2 . 69亿元;2015年51%的净资产超过唐德影视一半以上,且不少于5000万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件大事。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3月2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无锡爱美神的确是著名艺术家范冰冰名下的一笔资产。因此,唐德影视加入了明星知识产权公司的“粉丝”行列。

明星知识产权公司可分为三类

郑融咨询公司董事长郑培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收购明星知识产权公司相当于获得名人代言,有很多投资者热衷于追求明星效应。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告诉《中国证券报》,上市公司收购的明星知识产权公司大致分为董事和明星控股公司;一家拥有多个星级合同的公司;拥有知名编剧、作家和作品知识产权的公司。

以华谊兄弟 为例,该公司收购的明星知识产权公司有多种类型。去年10月,华谊兄弟宣布,计划以7.56亿元人民币收购东阳郝汉70%的股权,该股权由艺术家或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股东经理持有,这些股东包括冯绍峰、安杰拉巴比和瑞安。随后,华谊兄弟宣布计划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东阳美拉公司70%的股权,东阳美拉公司是著名董事冯小刚。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早在2013年,华谊兄弟就宣布计划以2.52亿元人民币收购浙江昌盛张国力70%的股权。与此同时,张国力的全资子公司星恒以1.52亿元收购了华谊兄弟的实际控制人王、持有的华谊兄弟股份,并将其锁定三年。

在相关案例中,暴风科技计划投资10.8亿元收购江苏秸秆熊电影公司60%的股权,秸秆熊电影公司的股东包括刘诗诗、赵等明星;鲁花白娜投资490万元,艺术家韩红成立北京鲁花白娜影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9%和51%;作家江南的玲珑文化已经从奥菲动漫获得了1亿元的投资,双方将合作运营梦幻ip泛娱乐。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高估值隐藏着担忧[/s2/]

陈少峰表示,收购星空传媒存在一定风险。对于明星控股公司来说,艺术家在早期变现后受到股权利益的驱动,双方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上;然而,很难预测知识产权投资电影作品和作家的市场前景。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明星知识产权公司成立时间短,估值高。

被华谊兄弟收购的东阳美拉成立于2015年9月。当华谊兄弟宣布收购时,它才成立两个多月;东阳郝汉成立两天后,华谊兄弟宣布收购;浙江长生在成立三个月后宣布收购。

东阳美拉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13600元,负债19100元,70%的股权估值达到10.5亿元;东阳郝汉注册资本1000万元,70%的股权溢价为108倍。去年12月,麦秆熊电影公司总经理将其持有的麦秆熊电影公司20%的股权以2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刘世世,1%的股权以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赵;三个月后,这部分股本增加了100多倍。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对于高估值背后隐藏的风险,陈少峰表示,影视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知名编剧宋方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很多影视从业者热衷于参与资本运营套现,而不是专注于内容创作,这对行业发展存在很大隐患;然而,上市公司收购影视资产有绩效要求,这就促进了“短而快”的内容创作周期。这种操作模式可能会导致内容创建不成熟;目前,成熟的制作团队有限,对影视产业资本的追求使得市场迅速扩张,稀释了人力资源,并可能进一步降低内容质量。

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郑培民还认为,在收购星空知识产权公司的方案中,虽然一些上市公司设计了业绩赌博条款,但其投资风险仍可能在1-3年内暴露出来。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上市公司巨资“追星”存隐忧 投资风险开始暴露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834.html